kikita & Maps

GIS,spatial and artificial intellegence learning and share

在使用 Visual Studio 2015 部署应用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,在进行publish之后又提示错误:“An error occurred while signing: SignTool.exe not found.”。

查了下官方的技术文档,解决方法如下:

先确认下自己的机器是否安装了 signtool.exe, 如果安装了则位于:

`%programfiles(x86)%\Microsoft SDKs\Windows\v7.0A\Bin   for x64 system`
`%programfiles%\Microsoft SDKs\Windows\v7.0A\Bin        for x86 system`

signtool.exe 是 Windows平台SDK的一部分,如果在上面的路径中没有发现这个文件,那就需要安装下。 signtool.exe 是什么?

方法很简单,重新执行VS的安装程序,选择Custom模式,补充安装 ClickOnce Publishing Tools

安装完成后,问题解决。


Read more »

前段时间做了个小工具,可以生成线要素的分段缓冲区,补充 ArcGIS 现有缓冲区工具的不足,用来辅助实现更多的功能。

工具基于 arcpy、maths、os 几个模块实习,arcpy 中并没有提供现成的计算切线方向的函数或接口,我就尝试通过点处微小偏移量的三角定理计算方法构造切线,然后进行角度换算实现垂线的构造,最后再用垂线去切割缓冲区条带。


链接中可以下载 ArcGIS Desktop 或者 ArcGIS Pro 的工具箱版本( 开发版本:Desktop 10.5,Pro 1.3,其他版本需要自己测试下 ):

https://github.com/kikitaMoon/ArcGIS-Python/tree/master/LazyWorker/BambooBuffer
(更新20171204:改SplittedBuffer为BambooBuffer,好像更形象一点)

以在 ArcGIS Pro 中添加和使用为例:


工具源码参考:
https://github.com/kikitaMoon/ArcGIS-Python/blob/master/LazyWorker/BambooBuffer/PerpendicularLine_2.0_Tool.py

Read more »

继上一篇部署 ArcGIS Python API 之后,再来试试 Python API 的渲染和分析的功能。 通过这两个功能来摸索下 ArcGIS Python API 的使用方法。

渲染

1 导入gis模块,创建GIS对象

在 ArcGIS Python API 中 gis 是个核心模块,提供了对组织内成员、群组、内容的创建、读取、更新和删除等功能,你的组织既可以是托管在ArcGIS Online中,也可以是自己部署的门户(Portal for ArcGIS),或者更准确的说,在10.5版本应该称为 ArcGIS Enterprise.

GIS对象是gis模块最重要的对象,我们可以理解为,GIS对象是通过ArcGIS Python API编写脚本的入口。

下面以我的 ArcGIS Enterprise 测试环境为例:

1
2
3
4
5
6
7
from arcgis.gis import GIS

# Demo
# class arcgis.gis.GIS(url=None, username=None, password=None, key_file=None, cert_file=None, verify_cert=True, set_active=True)

# #Portal URL #UserName #Passward
gis = GIS("https://kikita.mycloud.com/arcgis","portaladmin","mypasswd", verify_cert=False)

2 获取感兴趣的内容

通过 gis.content.search() 方法可以在组织中查找所需内容。例如我查找命名包含 “China_Railways” 的要素服务。

1
2
3
### Search My Portal
search_result = gis.content.search('title: China_Railways', item_type='Feature Layer')
search_result
Read more »

摄于 2016-6-20,Disneyland, 香港

越长大越复杂,不提醒自己,常常就忘记了快乐
有时,我们需要像孩童般,简单直接开放地面对生活
2017,继续努力吧

摄于 2016-6-19,海港城,香港

父亲节,刚好在海港城
偶然看到小朋友的作品,觉得好有爱
对宝宝多年无感的我们
那时忽然觉得有个孩子好像也不错
不是为了传宗接代,不是为了完成所谓的使命
只是静静地看着ta成长
我们尽可能多地给予陪伴

0%